書籍介紹:當子女機不離手——教養青少年的技法和心法
文章

書籍介紹:當子女機不離手——教養青少年的技法和心法

書名:當子女機不離手——教養青少年的技法和心法 作者:伍詠光、葉玉珮 尺寸:165x230mm 定價:$118 ISBN:978-988-8562-07-7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分類:親子教育 訂購頁: https://www.btproduct.com/tc/book/product.php?id=53138711 主題: 在家長講座上,家長最多的查詢題目都與手機有關,子女日打夜打怎麼辦?而老師也表示,最多家長的查詢也與手機有關。打機、睇片、社交媒體,使青少年子女的生活與手機、平板電腦已無法離手。有見及此,突破輔導中心本次以青少年子女最多困擾父母的題目:電子產品。當然不是對每個青年人來說打機都是大問題,但肯定上網、看片、即時通訊等機不離手的狀況,都已是家長最頭痛的問題。究竟孩子會否影響學業?影響生活作息?影響社交生活?影響親子關係?孩子已是青少年了,家長又要如何應對這個小大人的問題?面對孩子的機不離手,家長自然擔心子女的成長受影響,但在這年代人人如此。究竟為何孩子會沉迷?又是否青少年的子女已不可管不可教? 內容簡介: 家長面對孩子這個問題時,一定先感到火遮眼,也感到無力。但玩機是座冰山,即是玩機是個表象,底下藏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結,所以處理時就像打機一般,要一關一關破解,只要家長有耐性,逐層化解,自能水到渠成。以下是破解五步: 第一步:知己知彼,青少年玩機,有很多原因,可以是朋輩、家庭、社會風氣、性情、學業、壓力等,所以先要了解他們打機的原因是什麼;同時要明白,處理小孩與處理青少年,進路是不同的,要因應青少年的成長狀況,來見招拆招。 第二步:情感溝通。要與孩子講道理,家長先要裝備自己以情感的語言,本部分要重溫溝通重要元素和技巧:同埋心與我的信息。家長先預備好自己才能應對問題。 第三步:訂立協議,與子女訂立玩機的界線,訂立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如何在訂立過程中,讓孩子成長,讓他們一步一步邁向作一個獨立自律的人。 第四步:執行協議,讓子女在過程中學會自立自律,家長在執行中遇上困難或雙方情緒受困,要如何處理。 第五步:相信每位家長都同意,處理孩子玩機的問題,不是要讓他們做原始人,禁絕電子產品,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女好成長,作個自立自律的人。所以要怎樣在管教過程中達到目標? 本書並附有練習、家長的四種教養模式,和真實個案例子和故事,幫助家長履行教養天職,幫助青年人成長為自律的人。 輔導教材 .影片:本書內有QR code,讀者可以登入本主題的網頁觀看教學影片,輔助學習。 .講座/工作坊:輔導中心開設一系列同主題講座/工作坊,實授技巧與心法 作者簡介: 伍詠光 突破機構人際事工總監、資深心理及家庭輔導員。畢業於香港大學經濟系,之後分別在中國神學研究院及香港大學進修輔導和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及英國Tavistock & Portman進修精神分析學碩士。過去在教會及機構擁有二十年青少年工作經驗;致力家庭輔導及家長教育,也撰寫書籍並於報章雜誌撰寫有關心理和親子專欄,盼望為青年人家庭注入正面動力和凝聚力。合著作品包括:《嘴巴失控了──青少年導師求生手記》及《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 葉玉珮 突破機構高級心理輔導員及項目統籌。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曾於多間社會服務機構任職,提供青少年和成人輔導等。現致力青少年及家庭輔導和家長教育,主領青少年家長講座和工作坊等,並於報章雜誌撰文。育有一子,深明今日做家長之苦,希望與家長一起鑽研子女經。著作:《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

Read more
關於打機,家長必問的7道問題
文章

關於打機,家長必問的7道問題

然而,處理子女過度用機並不容易,我們提出「管教金字塔」的框架,包括:教養理念、感情溝通、協議、執行,最後的目的是協助子女達到自律,希望幫助家長明白如何施行有效的管教。要注意的是,之所以是金字塔,因為底層要打得隱固,上層才能發揮功效。

Read more
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機
文章

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機

要解答此問題就要了解青年人的世界。 孩子愛滑手機,家長首先會想到的是孩子貪玩學懶,寧願打機,逃避責任。如果你是這樣想法,代表你還未能進入他們的世界,無法完全了解孩子,反映你跟孩子已有代溝,有距離。 以打手遊為例,電玩公司開發遊戲是個商業行動,花上大量投資和研究。遊戲把複雜事物條理化,其設計源於生活、來自人性。他們的遊戲設計正是回應孩子一些需要。設計者將規則設計得比現實更清晰、反饋更明確、更洞悉玩家的想法。所以玩家在遊戲中會有滿足、獲得快感,這正正是我們在現實中難以獲得的。簡單來說,遊戲讓玩家按部就班達到目標和成功,並在過程中不斷給予玩家獎勵,以達到令玩家逐步「沉迷」的目的。 因此,孩子打機不是純粹貪玩,貪玩只佔一個部分,他們是完全投入了遊戲設定的世界了。當家長以為孩子只是貪玩,代表你不認同打機這回事,跟打機敵我分明,覺得打機就是洪水猛獸,荼毒孩子;所以當你禁止他們打機,對於像孩子來說,就是向他們無聲地宣戰,同時使投入遊戲世界的孩子感到「父母不認同我」,他們甚至會認定「既然你不認同我,跟你談都沒用」,親子關係只會變得更對立。 如果家長漠視孩子的需要,只集中處理是否打機的問題,試問怎能敵得過一間公司企業的設計呢?請家長必須有耐性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更要反思自己是否教養能對應孩子需要,才有心力去對抗電玩公司的手段。 詳細內容和具體技巧請參考《當子女機不離手──管教青少年的技法和手法》一書。隨書附送影片,各大書局有售。

Read more
我不想孩子打機,但又不能禁絕,怎辦?
文章

我不想孩子打機,但又不能禁絕,怎辦?

回答這問題,就要了解青少年的成長及均衡發展。 很多家長常常擔心,不停問:孩子幾多歲才可以玩手機?孩子幾多歲才可以擁有自己的手機?深恐自己做錯決定,錯誤地給了孩子手機或打機機會, 家長要知道這世界並非純粹的Yes and No,世界比我們想像更複雜。家長做決定時,須要有一份認知,認知你的孩子及你對孩子的要求。認知你的孩子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青少年的成長階段,另一方面是孩子的特質。 談到青少年成長階段,當然可以從不同方面去探討。不過,這裡特別提到青少年的成長需要。青少年的成長需要很多,例如獨立自主、人際關係、如何處理壓力、內在動力及自我身分及價值等。你可曾想過,打機跟以上成長需要有關嗎?不同年齡的子女所需要的素質都不同,一個5歲的孩子所需要建立的自主能力不同於一個13歲的。而一個5歲的孩子所需建立的人際圈子,也理應不同於一個15歲的。界定什麼年齡適合做什麼事,視乎你有多認識孩子的需要。 成長階段的說法是有關青少年的普遍性,家長更要了解你孩子的獨特性,就是他們的成長階段及均衡發展。健康和均衡的發展應包括什麼範疇呢?若要發展這些範疇的話子女應參與什麼活動?然後便可衡量子女應如何分配他們的時間。 所以何時可以打機,或給予手機這道Yes and No問題,事實上要父母要問自己,你是如何評估你的孩子。 詳細內容和具體技巧請參考《當子女機不離手──管教青少年的技法和手法》一書。隨書附送影片,各大書局有售。

Read more
我應該容許孩子打機打多久?
文章

我應該容許孩子打機打多久?

這問題是有關如何訂立和執行協議。 很多時候,家長會跟子女爭論究竟打機可以打多久,又或者應該先做功課還是先打機?如果他們應承打一段時間,但後來食言,應該如何處理?所謂知己知彼,這問題涉及家長的管教和執行管教能力,也關乎孩子的自制力及與父母的溝通能力。 有關家長的執行管教能力,這方面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如何訂立協議,另一個層次是家長的意志和決心。設法訂立協議,方法也未必萬試萬靈,也需要家長執行的意志和決心。有決心和意志,但沒有靈活的方法,只會變成固執,雙方可能釀成更大的衝突和矛盾。心法和手法都是執行管教及跟孩子協定的重要部分,兩者須要並存。 訂立協議 協議的基礎不是父母的權力,而是信任。什麼是信任?信任是肯定對方可以溝通,不會欺騙我,不會傷害我。 有了以上的管教基礎層次,包括家長對孩子的理解和感情的溝通,便容易產生信任。信任是協議的基礎。沒信任,雙方難以達成有效的協議。協議不是指令,不是對抗,而是家長和孩子有商有量。這樣,孩子也可以學會商量和溝通,便能一生受用。  執行協議 協議是一件事,執行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時候,家長面對孩子食言,而大失所望。現實中,執行協議一定面對阻力,阻力可以是孩子的反抗和負面情緒,也可以是家長的軟弱和把持不定。 詳細內容和具體技巧請參考《當子女機不離手──管教青少年的技法和手法》一書,隨書附送影片。

Read more
子女沉迷打機,將來點算?
文章

子女沉迷打機,將來點算?

大部分家長眼見孩子沉迷打機,不但擔心影響學業,更擔心孩子沉醉虛擬世界,逃避現實,將來變得無所事事,自毀前程,變得封閉也會影響人際關係等,總之愈想愈憂慮。相反地,今天的年青人或許沉迷打機,將來點算? 大部分家長眼見孩子沉迷打機,不但擔心影響學業,更擔心孩子沉醉虛擬世界,逃避現實,將來變得無所事事,自毀前程,變得封閉也會影響人際關係等,總之愈想愈憂慮。相反地,今天的年青人或許會向你說,打機都有前途,大可以以電競作為事業。 其實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日後的生活能力與發展。那麼,家長心中的目標不單放在這一刻跟孩子「打機不打機」的爭持上,而是要想像你長遠的教養目標,就是你想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有怎樣素質的人」。你看重的,是他們的性格、人格、生活能力等要素上。只有孩子擁有美好和健康的性格,才能伴隨他一生的成長,及面對人生所有高低起跌。 可見孩子打機不打機不是問題的核心,核心是孩子更深遠、更長遠的需要。所以面對打機問題,家長既要拿一個放大鏡,同時也要拿一個望遠鏡去看。好處是幫助家長不再單單糾纏於面前的爭執,終日為了「打機不打機」而吵吵鬧鬧;更重要是改變焦點,換換心情,冷靜思考問題,就可以想出更多可能性,更有效的方法。會向你說,打機都有前途,大可以以電競作為事業。 其實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日後的生活能力與發展。那麼,家長心中的目標不單放在這一刻跟孩子「打機不打機」的爭持上,而是要想像你長遠的教養目標,就是你想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有怎樣素質的人」。你看重的,是他們的性格、人格、生活能力等要素上。只有孩子擁有美好和健康的性格,才能伴隨他一生的成長,及面對人生所有高低起跌。 可見孩子打機不打機不是問題的核心,核心是孩子更深遠、更長遠的需要。所以面對打機問題,家長既要拿一個放大鏡,同時也要拿一個望遠鏡去看。好處是幫助家長不再單單糾纏於面前的爭執,終日為了「打機不打機」而吵吵鬧鬧;更重要是改變焦點,換換心情,冷靜思考問題,就可以想出更多可能性,更有效的方法。 詳細內容和具體技巧請參考《當子女機不離手──管教青少年的技法和手法》一書,隨書附送影片。

Read more
有冇第二啲嘢講呀
文章

有冇第二啲嘢講呀

「你講來講去都係呢啲,有冇第二啲嘢講呀?」 香港不少家庭由於相聚時間太少,見面也只得追求效率,對話目標務求一擊即中。 處境:來來去去三幅被 媽媽:「回來啦?今日測驗識嗎?」 爸爸:「為何還在看電視?這種節目有什麼好看?快快關機,知唔知?今天有什麼功課咩?為何不快快做?」 媽媽:「我們不是想催你,但你晚晚都做到「三更半夜」,明天又起不到床,我真的不明白為何你不可以勤快一點,一回來立刻做,做完想玩什麼都可以啦!將來你長大了,更要早睡早起,難道想上班工遲到,給人開除嗎?」 爸爸:「你要懂事,爸爸媽媽供你學這樣學那樣,都是為你將來好,所以你要好好珍惜。知道嗎?想當年我們哪有這麼好條件……」 子女(終於出場):「你地日日講來講去都係呢啲,有冇第二啲嘢講呀?」 為人父母,誰不想常常與子女輕輕鬆鬆、有講有笑,享受親子樂;可是細想一下平日與子女的對話,話題來來去去集中在「學業問題、生活習慣問題、個人質素問題」這幾條主線上,雖然沒什麼趣味,但不講又不行,如何是好? 父母管教子女當然是需要的,可是平日大家營營役役,沒有什麼時間好好相處,關係便變得薄弱。因此,家庭應每星期都有家庭的Happy Hour(歡樂時光),讓一家人渡過歡樂的時光,建立親密的家庭關係。 很多青少年父母發現,不是自己不願陪伴子女、而是子女不願再和自己在一起,他們老是約了朋友去玩,或是關在房裡不知做什麼,想跟他們見面都難。很多青少年父母都有這種「被子女遺棄了」的苦澀,感到自己不再重要,成了後備電池,不知幾時用得上,這種失落,難以言喻。 其實,青少年子女不是不想跟父母談心,只是所需的時間和形式轉變了,跟兒童時很不同,父母應更重視每次的相處的「質素」,建立親密關係。 我們提出「家庭Happy Hour」談心的5個內容,有助與青少年子女交談: 1. 情緒天氣報告 2. 互相欣賞 3. 提出一件不滿的事情和改善建議 4. 交流新資訊 5. 分享願望 父母可怎樣實踐家庭Happy Hour呢?詳細說明,可參考《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書籍和DVD。

Read more
為何青少年父母會變得長氣?
文章

為何青少年父母會變得長氣?

子女一向成績平平,父母發現他們沒有多放時間溫習,反而課外活動愈來愈多姿多采,令人好不擔心。今天,子女表示週末還要去做義工。 父母:「你想去做義工幫人係好事(同理心),但都要先溫書,否則將來怎辦?」 子女:「……」 父母:(佢為何不出聲?究竟明白嗎?)「自己都自顧不暇,還怎可以幫助人,好好讀好書,將來要幫誰也可以啦!」 子女:(千萬別反駁,否則沒完沒了)「……」 父母:(還不出聲,怎辦?)「不是禁止你,只是你想幫人先要幫自己,……」 子女:(到底他何時說完?)「……」 溝通的惡性循環 不知父母有沒有留意,如果沒有他人介入,我們會很容易反複講述同一信息,直至什麼時候才停止呢?通常是說到沒氣或子女發火反駁。 父母為何會不斷重複?如果靜下來感受一下,心裡充斥著的是不安,擔心子女沒有接收到這重要信息,影響人生和前途,重複說話的背後是對子女的愛護之情。父母最期望子女能回答一句:「明白了,我會好好讀書。」便已放心。 可是子女聽到的盡是父母反對的話,或是感受到一份追逼和不信任,便不欲回應。於是父母不自覺重複說擔心的話,而這重複又令子女更不願回應,形成惡性循環。 如何拆解? 使用「我的訊息」: 父母:「你想去做義工幫人是好的,不過我擔心其他活動會令你對學習分心。我希望你優先安排好讀書,然後再分配做義工的時間。你看怎樣?」然後心裡安慰自己:「我雖然擔心,但不能重複說話,要讓子女有均等說話空間。」 如果子女仍沉默,你可以這樣說: 父母:「我想聽聽你的想法,你對我的話同意與否都不要緊,我們可以傾下。」 有關「同理心」和「我的訊息」的詳細說明,可參考《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書籍和DVD。

Read more
衝突中可以如何溝通?
文章

衝突中可以如何溝通?

很多家庭都會遇上類似情況,明明是一件小事,例如為了一部手機,最後演變成子女和父母雙方的重大衝突。父母只有心裡無奈憤慨:「發生了什麼事呢?為何這頭家變成這樣子呢?我做錯了什麼?」事情的起點可能是芝蔴綠豆的事情,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憤怒是一種很激烈的情緒,具備很大的殺傷力。在憤怒之下,任何一件大事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很多負面情況。憤怒是一種逐漸升溫的情緒,是一個「過程」。有部分人的情緒不會一開始就到達憤怒的頂點。正如故事中的父子倆,初時的憤怒都不算太大,本身可以平伏的。可是,父親沒有察覺這一點,反而繼續使自己和兒子的情緒升溫,直至到達沸點,就一發不可收拾。 有效撲熄怒火 如果你看見一點星火,當然要立即撲熄,不要等待星火燎原。處理憤怒也是一樣,當父母和子女都出現憤怒情緒時,首先一定要「撲熄」。撲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理心和我的訊息。同理心可以使子女感覺被明白,先決是父母要掌握子女的情緒溫度,感覺稍為升溫,就要降溫。而我的訊息讓子女明白父母不是要攻擊他,而是關心他,也能發揮降溫的功用。 詳細說明,可參考《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書籍和DVD。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