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子女成績未如理想時,父母容易感到他們花了太多時間偷懶和玩樂。他們會認為,只要子女肯花更多時間學習,成績一定會提升,然而這種想法往往忽略子女的心理狀況、學習動力和自身限制。我們發現,很多青少年處於巨大的壓力狀態當中卻未必懂得表達,他們常常想打機玩樂,以抗拒學習的壓力。這種誤解阻礙了青少年與父母的良性溝通,又令子女感到自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愧對父母。
《當子女說你好煩》的影片記錄了一個真實家庭的分享:
Vincent是一名青少年工作者,同時也是個嚴厲的家長。為了兒子梓朗將來生活得更好,Vincent對梓朗的學業有很高的要求。
不知不覺地,Vincent發現:「我會把我的期望投射到他身上,好像我是皇帝,他是臣子一樣要聽我的話。」
這個形象令17歲的梓朗很怕父親,終於有一次,梓朗忍不住離家出走。
「這些年積聚了不少壓力,那天終於撐不去,我想走。爸爸經常責罵我,很煩很討厭。走了覺得自由,可以解放了。」
梓朗的離家出走,令Vincent開始反思他教養兒子的方法。Vincent從學校的輔導員得悉,梓朗認為爸爸只是口頭上說愛他關心他,但做的事卻傷害他最深,父親會丟掉他最愛的玩具,甚至要他親手破壞它們。梓朗完全感受不到爸爸口上說的愛。
以前,Vincent只看見一個沉迷玩樂、不思進取的兒子;現在,他看見一個受了傷的兒子,也看見他的辛苦和壓力。他明白到,兒子最需要的是「被接納」,遂向兒子道歉,也承諾不再打駡他。
現在,Vincent與梓朗重建關係,學習聆聽兒子的需要,管教變得雙向和有彈性。藉着良好的溝通,梓朗能感受到爸爸的愛,問到如何感謝爸爸時,這位年青人腼腆地表示:「將來會養他!」
家長宜檢視自己會否對子女期望過大,影響到對子女愛的傳遞?子女是否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甚少透露心事?儘早改善與子女的溝通,可以協助他們紓解困擾。
突破輔導中心在2017年出版了《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書籍和套裝,藉此促進家長與青少年子女的溝通,讓家長能看清楚,懂得愛。詳細說明,可參考《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書籍和DVD。